教学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奖
人才培养方案
教材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主页 > 教学建设 > 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协和学院关于制订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教务处 2020-05-26 14:57:47 浏览1095次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山东协和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决定开展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等为依据,系统梳理课程体系,全面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严格毕业要求,突出专业优势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建立四位一体德育体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挖掘各类课程的德育元素,建立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德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坚持学生中心,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进学分制改革,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空间,满足学生精神道德塑造、身心健康成长、知识技能学习、个性全面发展等多方面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中心理念贯穿到制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开展分层次、分类型、分方向培养。
        (三)坚持产出导向,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树立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认真分析国家、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保证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
        (四)坚持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与用人单位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共建专业,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引入企业实务课程,推动教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技术进步;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设置,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构建梯度明显、逐层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坚持专创融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积极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具备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纳入毕业总学分。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多种资格证书,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发挥创新创业类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六)坚持质量标准,突出专业优势办学特色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专业认证标准等要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办学实际,科学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坚持差异化培养思路,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调整服务面向,凝练专业特色。引导各专业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融合我校在创新创业、医学教育方面积累的成果,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三、制订范围
        制订范围包括2020年拟招生的所有本科专业。
        四、主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各专业要根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和自身办学实际,结合专业认证标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科学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即培养规格与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是各专业优化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的主要依据。本次方案制订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将“培养规格与要求”调整为“毕业要求”,不再按知识、能力、素质分别描述。学校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了各专业类毕业要求基本标准(详见附件2),各专业毕业要求应不低于学校的毕业要求基本标准,并体现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工学类专业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实际,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制定本专业的具体毕业要求。师范类专业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分条描述。其它专业可根据《国标》要求,参照基本标准自行设计毕业要求。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课程结构按照“平台+模块”模式构建,设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4个课程平台;课程平台下设置各类课程模块,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组成,其中选修课程又分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 
        1.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设置7个课程模块:军事教育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大学英语课程模块、健康与安全教育模块、劳动教育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模块、素质拓展模块(详见附件3表1-7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修读方案和要求由各课程开课单位制定并实施。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将素质拓展模块课程调整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审美、健康促进、拓展实践等5类,每类设置若干课程或实践活动供学生选修。素质拓展模块课程要求学生修读不少于12学分,其中拓展实践类课程为第二课堂修读课程,学生修读不少于4学分,具体要求按《山东协和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办法》执行。其余学分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明确具体修读要求。
        2.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指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类中各专业学生均须修读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鼓励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类的不同专业打通学科基础教育,尽量设置统一的学科基础课程。工学类、管理学类、医学类专业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选择开设相应的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数理类课程(数理类课程设置方案见附件4)。
        3.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含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各专业按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和毕业要求等确定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专业课程,各专业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实现分类培养、个性发展的专业选修课程。各专业可根据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面向不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包括专业方向课程(限选)和专业选修课程(任选),既要考虑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拓展,也要照顾升学深造需求。开出的专业拓展课程学分数应为学生最低修读学分数的1.5倍以上。专业实践模块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课程设计、见习实习、金工实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实践环节。医学类专业集中临床实践不少于40周;师范类专业要保证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18周;工学类专业要合理设置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时比例应大于20%;其它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确定。工学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按8学分计,其它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按6学分计。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对应,起到支撑作用。鼓励各专业设置学科(专业)导论课。各专业可设置与医学学科融合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入医学学科知识,体现学科交叉和学校办学特色。
        4.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包括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中,除学校统一开设的课程外,各专业要开设不少于2学分的专业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类竞赛、科研创新、实验室开放项目等,修读不少于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按照《山东协和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办法》执行。各专业学生修读创新创业平台课程不少于8学分。
        (三)学制、学分与学时
        1.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的专业,可以在3至6年内毕业;基本学制为5年的专业,可以在4至7年内毕业。
        2.学分与学时
       (1)专业总学分。医学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80学分以内,非医学类四年制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70学分以内,五年制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90学分以内。学期周学时控制在22-26学时。
        (2)各类学分设置要求。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20%。工学类、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30%,其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25%。若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卓越计划等对实践教学学分有更高要求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3)学分计算
        理论课(含课内实验)原则上16学时计1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每2周计1学分。大学体育32学时计1学分。学分计算最小单位为0.5学分。单门课程开课学时必须是8的倍数,尽量开设16的整数倍学时的课程。超过16学时的实验建议单独设课。
        (四)时间安排
        实行三学期制。每学年秋、春季学期为长学期,一般17周左右,其中教学周16周,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分散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夏季学期为短学期,一般为6周左右,主要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
原则上最后一学年只安排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集中实践环节。
        (五)课程地图
        各专业要制定课地图,明确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续关系,为教学组织和学生选课提供指导。课程地图不限于固定表现形式,各专业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对课程进行梳理,有逻辑地展示出专业课程修读指引和培养路径等。
        五、工作安排
       (一)出台指导意见
        2020年5月下旬,发布《山东协和学院关于制订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各学院(部)必须认真学习指导意见,确保认识到位。
        (二)人才需求调研
         5月21日-6月10日,各专业要广泛调研,准确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和同类高校专业建设状况;要深入行业企业一线,相关专业重点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和知识能力结构需求;要认真征求师生建议,使培养方案制订的理念转变为师生的教学改革共识。调研结果要形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见附件7)。
        (三)培养方案编制
        6月11日—6月30日,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见附件1)。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包括高校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友代表,汇总整理论证意见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表》(见附件8)。人才培养方案经学院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审核,并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教务处。各专业同步进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制。
        (四)学校论证审核
        7月1日—7月15日,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提交的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审核,通过后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校长办公会审批。
        (五)方案发布实施
        7月31日前,各专业完成教务系统录入和2020级本科专业学生学业指导手册编写,完成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编制。教务处将人才培养方案汇总整理,印制成册,发布实施。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部(团委、武装部)、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安全管理处、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各二级学院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由副院长、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企业人员、校内专家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教务处统筹全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负责宣讲制订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为各二级学院和专业工作开展做好指导与服务。各二级学院院长是本单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课程负责人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定的直接责任人,课程组成员全员参与、分工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要动员全体教师参加,各单位要进行具体的任务分解,并落实到每位教师。
        (三)深入学习调研
        各单位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加强对其他高校、行业企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调研,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经验和理念,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关心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行性。
        (四)强化过程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各二级学院要加强督导检查,保证工作质量和进度;定期召开调度会,研讨并及时解决问题;召开论证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材料进行全面论证。调度会、论证会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要做好图片和文字记录、存档,存档材料将作为专业认证等工作的重要支撑材料。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督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了解进度、解决问题,确保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顺利开展。
        (五)严格审核验收
        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小组要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学校将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专家组,召开“山东协和学院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通过工作汇报、质询答辩和查看材料等方式,审核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
1.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2.毕业要求基本标准
3.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设置方案
4.数理类课程设置方案
5.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设置方案
6.课程代码编写规范
7.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8.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表
9.课程地图示例

山东协和学院
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