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创业指导
创业资讯
创新创业动态
政策导航
孵化基地
网络课堂
创业导师
在线咨询
创业指导
当前位置:
主页
>
创业指导
大学生创业问题盘点
就业指导中心 2016-03-24 00:00:00
创业大学生能力经验不足。
首先,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或者闷起头来一味地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甚至导致失败。
其次,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常常使他们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却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在创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
2.综合素质较弱。
首先,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他们创办的公司也大都组成了自己的管理团队,但公司的管理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
其次,综合素质能力弱。一方面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不够彻底。另一方面实践能力、开拓、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3.缺乏创业环境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与外国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
另外,传统社会观念阻碍也是创业环境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去政府部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所以才进行创业的。
4. 盲目跟风不可取
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门扉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清你自己。”大学生们在选择创业作为自己前行的道路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王春元对于大学生创业有这样一种认知:没有接触社会,没有被社会氧化,很多社会上的东西没有经历过,创业有一定的风险。“创业本身是好的,所以大学生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定位,不要盲目地跟风创业。”
王春元说:“我见过一些创业成功的案例,有一些是由于那些大学生已经早早地进入了社会。他们的成功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对于一些不清楚自身的大学生来说,对这点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5. 转型期保持梦想很重要
就业无门,创业艰险。那么大学生们应该如何自处?王春元认为,首先要记得的就是“保持梦想”。
“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的社会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并不是因为经济危机来了才是这样,而是社会的发展使得目前正处在一个人才的失衡状态。”王春元说。
“处在一个时代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比如渴望财富、渴望物质生活。而这些只是一个比较低层次的庸俗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在于他在社会普世价值下的尊重与认同。”王春元重新强调了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价值观,“物质的满足可能是很多满足中的一种,而现在有种倾向将其变成唯一满足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而梦想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珍贵。王春元认为,“在任何时候,人都不能丧失梦想。在这一点上,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起重任,让未来的一代树立梦想。如果过于务实,社会是没有前途的。”
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6. 有时候专业并非人生指南针
王春元表示,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融入社会,而不只是在“象牙塔”里“独善其身”。
“社会应该告诉还在上学的人,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技能,而是要在一个社会的、积极的、理想的、乐观的价值体系下,完善人格,完善对人生的认识,明白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只是大学生切入社会的工具,绝不是人生的指南针。”王春元形象的比喻,专业只是大学生手中的工具,而工具只是为人生松土用的,不能仅仅靠工具来规划人生。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是输血,但是血液是需要有氧气的,这就要靠社会输了。
王春元笑着说,“做到了这些,大学生就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了,除非是自己不想要。”
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王春元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跨出校门步入社会,有理想是必然的,但是要记住脚踏实地。正如曾国藩的一句话:只去耕耘,莫问收获。”
友情链接
/ link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中国大学生创业网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