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部门简介 组织工作 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党校工作 学习园地
 
党员风采  
 
党员风采 主页 > 党员风采
先进基层党组织简要事迹
 2020-07-07 14:19:57 浏览1805次
工学院教师党支部
 
积极参加党组织召开的各项会议,组织党员利用“学习强国”等软件,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新党员入党条件、严格履行入党程序,严格推选入党积极分子。认真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深入了解课程结构,优化设计教案讲稿;掌握学生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组织教师学习、录制“金课”“慕课”,提高支部教师的教学水平。
党支部教师申请《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新建类》科研课题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0余项,申报教改项目18项、校企合作项目15项、开放实验室项目20余项。主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教学项目8项,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16项,厅、局级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EI收录及中文核心11篇,出版专著2部,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8项,学生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
党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互联网+、大学生科技节、测绘杯、学生社团等活动,在全国高等院校BIM算量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在广联达杯BIM识图建模网络大赛中,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在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护理学院党总支
 
创建学习型党总支,保持党员先进性,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通过学习,使每一位党员更新观念,坚定信念,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全面提高党员的理念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
创建创新型党总支,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大解放。积极引导党员着力破除“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着力破除传统教学模式,着力破除小成即满意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开展“合格党员高标准”“教学模式高质量”“学生服务高水平”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创建规范型党总支,严格组织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认真负责组织支部的党员培训工作,组织“灯塔大课堂”等活动,探索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工作新路径,将支部生活融入教研活动、课题成果报告、师生文体活动中。创建素质过硬的党总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成立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党员带头开展帮扶活动。
贯彻落实疫情指示精神,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师生党员履职尽责,立身实际,当先锋、做表率,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师生全方位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基础部(思政部)第三党支部
 
第三党支部作为体育教研室,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注重党建知识的学习和积极参加党建活动,尤其是党员刘长立老师,成为了“学习强国”的标杆带头人。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体育知识学习及科研工作方面,呈现出了“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党员李晓汝、吕金栋、杨延山、刘长立老师打头阵,成为科研队伍中的“大咖”,其他老师也紧追不舍,超额完成科研任务。
积极开展体育俱乐部改革,为了实现学院在体育方面的突破,党支部书记黄磊、党员杨延山自告奋勇,抽出业余时间对学校参加CUBA的队员进行专业指导,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改革顺利走上正轨,取得可喜的成果,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这个“大舞台”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疫情期间,党员教师张莉莉、王晨、刘泽泽、王昱儿老师录制“山东协和学院版抗疫健身操”,党员刘长立老师录制了“山东协和学院版身体素质练习学习视频”。教研室主任崔玉祥为郭店社区提供免费教学辅导,讲解了运动人体健康知识,得到了广大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党员徐斌、张莉莉也分别讲授了跆拳道、健美操课程,深受社区学生及家长们的喜爱。王恒慧、李洋、赵立勇、曾磊老师积极热心指导学生,深受学生及家长们的欢迎。体育教研室老师们群策群力、不辞辛苦加班加点,丰富完善了学生的线上教学体系,圆满完成疫情期间授课任务。
 
计算机学院教学党支部
 
党支部坚持党建与教学科研相融合,做到“四个融合”。
政治上融合,把握立德树人正确导向。一是抓学习强基固本。年初制定理论学习计划,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组织党员学习。二是讲党课解疑释惑。采取支委成员分工备课和请专家辅导相结合方式,每季度为教师党员上一堂党课。三是靠教育规范引导。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章程》主题月等活动。
思想上融合,发挥凝聚师生引领作用。一是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组织教师党员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二是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组织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创办“山协创客工作室”“星科工作室”,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选拔赛。三是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支部重新建设党员活动室,党章党规内容上墙,配置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革命传人”“命运与共、携手并肩---关爱师生及家人健康”活动。
机制上融合,提升组织生活落实质量。一是组织生活严起来。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员走进济南战役纪念馆等教育基地。二是党员形象树起来。引导教师党员在教学科研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疫情发生后,党员教师原创150多幅图片和视频为战疫呐喊助威。三是党建品牌建起来。教师党员积极参加困难师生帮扶活动,实行“包干”制,每名教师党员联系1-2个班级,与1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指导“计算机协会”“微风志愿者协会”,为本校师生和周边社区群众维修电脑、义务献血。
内容上融合,推动教学科研创新发展。一是围绕决策管理提建议。教学支部先后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10余项建议,均被学院采纳。二是聚焦教学科研挑重担。党支部书记是“双带头人”,3名支部成员是教学科研团队骨干。教师立项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中,党员教师项目占46.3%;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中,党员教师项目占60%;发表论文中,党员占53.2%;教师获省级以上奖中,党员教师占57.1%。三是助力改革发展尽职责。党建工作推动计算机学院不断发展。先后获批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创建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10门。主持申报获批校级以上科研课题167项,获批学校首批标志性成果培育项目2项,发明专利11项,师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91项,其中国家级奖18项,省级奖18项。
 
商学院党总支
 
商学院党总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围绕“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目标,积极转变育人理念,以学风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受教育者为教育的主体,以党总支为学生工作的载体,不断完善党员自主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学生党支部紧密结合,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激活党组织生命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通过每期党员生活会,增强青年行政支部党员的思想觉悟,提高素养,全身心投身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每月组织青年班主任党员和学生党员参与主题党课,并邀请学校党委范书记、马书记点评指导。在交流互动中,去陋存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着力打造爱党爱国信念建设、活力校园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建设、感恩教育建设、宿舍育人建设、赏识教育建设等党建团建文化品牌,紧紧围绕着学风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团活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党支部多措并举,构建线上教学、师生联防防控共同体。结合疫情期间特殊的教学模式,推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系列教学提升活动,建立“三下三混合”线上教学反馈机制,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此项教学,荣获山东省高校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管理类)三等奖。
 
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党总支
 
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党总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按照学校党委的安排,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党章主题月”活动。以“协和双语党旗红”工程为指导,开展争做好党员、争创好支部为主要内容的“双六双争”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引领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稳心尽责。党员教师和班主任人人“戴党徽、放桌牌、亮身份”,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三和初三学生首次参加高考、中考,取得较好成绩。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了李洪丽等10名入党积极分子,并顺利通过结业考试。
充实了党总支成员,调整了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划分,健全校团委组织,启用网上共青团智慧团建平台,发展团员170人。规范党组织生活,强化党组织纪律,党总支和各党小组严格落实《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党总支部组织生活八项制度》。注重加强爱党爱国教育,将爱党爱国厚植于青少年心底。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邀请孙一军主任和马可副书记分别作《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巨变》《革命先烈事迹-一马三司令》报告;组织学生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和学习抗疫逆行者事迹活动,让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