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基础部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 | 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我校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提高全体中青年教师实施通识教育和推进教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将把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使中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提出的提高中青年教师素质总体目标及要求,近十年进校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均为培养对象。一是引导刚进入教师行列的中青年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由学生转为教师,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性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三是实行师徒结对,我们对每位新教师配备1─2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教育教学、科研申报、论文写作、社会工作中进行传、帮、带。四是建立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教案设计、课堂教学、项目申报、教学科研成果展示。通过努力,力争使每位中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有较大提升。具体要求一年常规入门,二年上课过关, 三年业务达标,五年成为具有良好师德、较高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校级以上优秀教学。
二、培养措施
(一)重视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继续实施“一对一工程”,让新教师与中青年骨干教师“师徒结对”,使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每一位新上岗的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担任师傅的教师则要切实搞好“传、帮、带”,督促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成熟。
(三)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科研,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教学即教研,问题即专题”的意识,积极投身课程教学研讨,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努力培养教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根据学校意见,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办法。鼓励青年教师学历进修、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教学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
(五)抓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常规,通过组织教学竞赛,以赛促练,掀起中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同时,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定期抓好几项工作:
(一)开展四查:查课堂教学,查备课,查作业批改,查辅导学生。
(二)非定期举办优质课、观摩课、新人新秀课、创新课比赛。
(三)非定期检查外出进修教师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