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政同向、教管同行”协同联动育人,加强思专创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产教共建融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前身是经济管理系,后由经济管理学院与旅游学院合并成立,是学校最早开设的本科院系之一。
学院建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的4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6人,其中正教授21人;具有“双师双能型”教师68人。专任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旅游管理教学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智慧农业团队、智慧金融团队获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智能财会与数据治理研究团队、康养休闲旅游发展创新研究团队、人工智能赋能的循证决策研究团队、健康旅游研究团队获评校级科研团队。康养旅游教研室获评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学院形成涵盖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学等学科类别的学科专业布局,并不断凝练“管理+医学”“管理+工学”等学科方向。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医疗产品管理、金融科技9个本科专业,开设旅游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4个专科专业。建有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财政重点支持特色名校立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学院建成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有旅游实验中心、智能财会与金融实训中心,包括三维立体实景导游实验实训室、主题宴会服务实验室、会计仿真实验室、智能会计实验室、数智化营销实验室等,能够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学院与国家会议中心、喜来登酒店、中青合(山东)农业发展集团、山东碳普惠信息科技发展集团、企顺(山东)财税咨询有限公司、企叮咚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校企合作,能够满足学生校外实习需要。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省级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2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承担各级各类课题209项,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项、省级课题13项、厅局级课题130项;科研成果获奖7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9项、软著57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8部、教材20余部。教师荣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实践大赛、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教学比赛奖项16项。学生荣获学科技能竞赛奖项35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18项;省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79项、二等奖78项、三等奖129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6项,其中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5项,省级金奖14项、银奖21项、铜奖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2项,其中国家级35项。 (更新时间:2025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