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是一个结合了数字技术、媒体与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专业。本专业依托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面向数字媒体行业,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为两翼的专业定位,突出“实战项目驱动、课赛结合提升”,重在培养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从事数字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专业特色
(1)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校企共建专业,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实现了三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培养过程动态调整优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整合工学、艺术学、管理学多学科资源,确立深度融合育人理念,重构跨学科课程体系,重塑教学新形态,组建多学科教学团队,建立协同开发、开放共享的交叉融合平台,形成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的专业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要求和适应社会需要。
(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扎根数字媒体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建设国内特色鲜明、高素质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及创业能力的,能够从事数字媒体产品设计,数字娱乐创作,计算机、网络、移动媒体应用开发,以及相关技术领域创新、创业工程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二、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数字媒体行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和艺术基础知识,具备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的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就业能力、支撑终身发展能力和艺术修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素养、专业设计领域的高素质,能够在互动媒体、新媒体等领域,从事影视特效、动画创作、游戏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字图像设计、数字视音频处理、动画原理、动画概论、三维建模技术、材质与灯光、人机交互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动画角色绑定、虚拟现实技术。
【资格证书】
普通话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工信部颁发的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尤其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媒体、游戏、影视动漫、网络教育等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高质量的产品形成一个可观的就业市场。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IT企业、新闻出版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与动漫公司、数字娱乐、大型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软件编程、数字影视、动漫游戏、交互娱乐、网络信息系统、数字出版、移动终端等领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结构合理、锐意进取的教学科研团队。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自有专任教师10人,企业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济南市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能手3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3人,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位。
近三年,数字媒体教研室教学团队承担各级教研项目10余项,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组织建设编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五育融合课程双创教学指南》 等4套,主编公共课 《大学计算机》教材1套,参编 《计算机基础》教材1套。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省级学银在线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4门;校级教改和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0余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厅局级30余项;发表CPCI、EI会议20余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
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其中,“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3项,省级银奖5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30余项。
四、学生成果
参加行业大赛,突破自己。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3项,参加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蓝桥杯视觉艺术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获奖60余项,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2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