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学校简介  学校荣誉  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
师资队伍  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  新闻中心
专业设置 >主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省级一流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
一、专业介绍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新兴工科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山东协和学院重点建设的工科专业之一,致力于培养适应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本专业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专业,2014年山东协和学院设立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018年与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签订共建专业协议,成立了“协和·中兴智慧城市学院”,物联网工程是共建专业之一。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以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控制为培养方向,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为基础,具有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子等多个信息领域交叉综合优势。2020年获批山东省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智能物联网校企合作实训中心”。专业技术理论与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同步,教育理念与工程教育理念同步,目前已形成完整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标准本科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集成、运维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物联网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运维支持等工作。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目标预期是:
  目标1: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具备职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环境和法律等方面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
  目标2: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熟练使用现代资源与工具,能综合运用工程数理知识和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物联网应用中软硬件模块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的能力。
  目标3:能够根据行业需求,合理选择物联网系统架构和通信协议,利用供应链厂商现有技术水平的软硬件产品设计智慧系统集成方案,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服务的统筹规划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目标4: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善于沟通协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5:具有较强的跟踪和探索领先的物联网技术的行业竞争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理解能力,有职业人生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感知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
2.实践课程:
  Web应用系统开发、移动互联应用开发、智慧物联系统设计与开发、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物联网感知识别与控制课程设计、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
四、专业特色
1.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建有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无线通信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参与企业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2.紧跟行业前沿
  课程设置紧密结合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涵盖5G通信、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
3.多元化发展
  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方向深入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物联网相关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提升创新能力。
五、就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包括:
1.物联网系统开发:从事物联网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工作。
2.通信与网络:在通信企业从事5G、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相关技术工作。
3.智能设备与嵌入式系统:参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
4.数据分析与云计算: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从事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开发。
5.科研与教育: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科研或教育工作。
六、专业优势
1.师资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
2.校企合作:与多家物联网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3.就业前景: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率高,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电脑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