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学校简介  学校荣誉  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
师资队伍  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  新闻中心
心理百科 >主页 > 心理百科
心理障碍的认识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或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出现的异常状态,会对个体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一、神经症性障碍
        1.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长期处于过度、持续的担忧和紧张状态,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感到不安,如担心家庭、工作、健康等。例如,总是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出现问题,尽管没有任何实际的疾病迹象,却频繁地去医院检查。
       惊恐障碍:以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为主要特征。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颤抖等,仿佛即将面临生命危险。
       2.强迫症
       患者会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一些不必要的、反复出现的想法、冲动或意象,如担心门没锁好、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等;强迫行为则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焦虑而采取的一些重复性行为,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频繁洗手等。
       3.恐惧症
       患者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境产生强烈的、不合理的恐惧,明知这种恐惧是过度的,但无法控制。常见的恐惧症包括社交恐惧症(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与人交往等)、特定恐惧症(如害怕动物、高处、飞行等)和场所恐惧症(害怕封闭的空间、拥挤的场所等)。例如,社交恐惧症患者在参加聚会或演讲时,会感到极度紧张、脸红、心跳加速,甚至可能会出现回避行为。
        二、心境障碍
        1.抑郁症
       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患者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对未来感到绝望,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抑郁症的症状轻重程度不一,严重的抑郁症会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会交替出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时,患者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活动增多,可能会表现出过度自信、冲动行为、挥霍无度等;抑郁发作时则与抑郁症的表现相似。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对患者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
    患者具有固执己见、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等特点。他们常常对他人的动机和意图持怀疑态度,容易将他人的无意行为解读为敌意或恶意,因此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例如,在工作中,他们可能会因为同事的一句无意的话而认为对方是在针对自己,从而产生怨恨情绪。
2.边缘型人格障碍
    患者的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也存在明显的波动。他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从极度愤怒转为极度抑郁,或者对他人时而极度依赖时而极度排斥。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因此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来维持与他人的关系。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患者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常常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欺骗、偷窃、暴力等不良行为,且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认识和悔意。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不诚实、不可靠的特点。

 


 四、应激相关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在遭受强烈的精神创伤后,患者会立即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如强烈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情境或事物,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患者在经历严重的创伤事件后,会在延迟一段时间(通常数周至数月)后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反复回忆创伤事件、噩梦、闪回(突然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创伤现场)、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情境或事物、情绪麻木、过度警觉等。PTSD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指导。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存在心理障碍的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电脑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