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持续提升,12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琳和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程琳主持。
会上,董婷婷老师做了题为“如何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经验分享,从教学内容、教师魅力、信息化融合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在教学内容部分,她提出,坚持“问题链教学法让思政课活起来”,找到打开思政课新方式。“问题链”就是要有问题意识、重点意识和理论深度。董老师从其亲身参赛经验做介绍,比如题目选择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设置“人与生活”“人与社会”等主题,突出以人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特点。在教师魅力方面,董老师认为要坚持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关于信息化融合方面,思政课教学空间面临从“封闭式”到“开放化”的新任务,要求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需摆脱“教室局限”和“教材局限”,合理利用数字化和智慧学习工具。
程琳副院长做活动总结,充分肯定董婷婷老师在比赛中的蜕变,她提出,教学比赛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老师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参赛教师的宝贵经验,努力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同时,程院长对教师们上课,提出了“三个回归”要求,即回归理论、回归课程、回归教材,读深悟透原理理论,精准把握课程定位,研读弄通统编教材,推动教学转化,讲好每一堂课。老师们一致认为要以本次分享为契机,努力向前看齐,认真备课,认真思考,争做“六要”好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