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3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琳带领师生到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中共山东早期历史,是一部铁血担当的壮丽史诗。展览分为“社会变革 历史选择”“点燃星火 彰显初心”“工农运动 异军突起”“土地革命 前仆后继”“信仰弥坚 铁血担当”“重建省委 抗日救亡”六个部分,展示了1921年至1937年山东党组织创建、发展和斗争的光辉历程。一幅幅老旧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翔实的图表、一个个逼真的复原场景,全面展示了山东党组织的早期历史,展示了革命先驱的光辉事迹,彰显了山东党组织始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品格。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烈们为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感悟红色信仰,厚植红色基因。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加深了师生对山东党组织早期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师生们不仅灵魂得到了洗礼、理论上得到了提升,同时实践上得到了体悟,大家一致表示,要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行统一,达到很好的实践课堂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