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您!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主页 >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中青年教师择优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交流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3-13 16:14:11 浏览247次

        为提升中青年教师的项目申报能力,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的提升,3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孵化中心107会议室组织召开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中青年教师择优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交流会。会议邀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李晓晓为全院教师开展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中青年教师择优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副院长崔海燕主持会议,全体教师参会。
        李晓晓老师作为2024年教育部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的顺利结项者,凭借自身丰富且宝贵的结项经验,为全体教师系统深入地剖析了项目申报与结项的关键要点。她指出,勇敢迈出第一步是成功的基石。在申报课题时,老师们应当敢于突破思维局限,大胆构想创新的研究方向;遇到疑问要主动请教,积极与同行、前辈交流探讨;更要勇于付诸行动,切莫因担忧自身研究基础薄弱就踟蹰不前,错失良机。她进一步强调,在付诸实践方面可以从五个维度着力。通过参与他人项目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学习项目运作的流程与技巧;仔细研读申报要求,精准把握申报的重点与方向;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养成多思考立项想法的习惯,持续积累灵感;广泛查阅各类文献资料,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为课题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参考优秀范文的结构、思路与撰写风格,精心打磨申报书,提升申报材料的质量。她讲到,成功立项仅仅是开始,后续撰写项目文章才是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务必保持专注与耐心,全身心投入到课题实践中,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必然会收获相应的成果。
        崔海燕在总结中表示,申报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挑战,比如时间紧、任务重,要平衡好教学与申报的精力分配;还有研究基础不够扎实、团队磨合不够顺畅等问题,但大家不要畏惧,要以此次分享会为新起点,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申报中。多查阅资料,多和同行交流,不断打磨申报材料,提升申报竞争力。
        此次经验分享会为高校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申报经验的传承与共享,对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  侯芹  陈冬颖)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