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您!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主页 >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经验分享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3-20 17:29:52 浏览225次

        3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107会议室组织召开“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经验分享会”专题分享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崔海燕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仇甜甜作为教师代表传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成果推广与经验分享会核心内容,仇甜甜传达了三位主讲专家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并结合会议实录与个人学习体会,对三位专家的核心观点进行梳理。王欢教授强调全流程打磨,打造思政精品课。以《从脚本到制作》为主题,强调“内容为王、技术赋能”的创作理念。王欢教授分享指导学生连续两届获全国特等奖的实战经验,提出“选题紧扣时代痛点、脚本注重情感共鸣、拍摄强化场景叙事”的三大原则,建议教师从学生视角出发,将思政理论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提升作品的感染力与传播力。代先祥教授强调师生协作,激发创新潜能。通过《有感才会有,无暇方能无暇》主题,剖析师生团队建设的关键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协作模式,提出通过“选题头脑风暴”“案例共创”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呼吁教师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将思政课延伸至社会实践与数字媒体创作中。陆玉瑶讲师强调场景叙事,传递时代强音。陆玉瑶讲师以《以青春之声,传时代之音》为切入点,展示沉浸式教学案例,提出“真实场景代入+分镜叙事”的教学设计方法,如利用红色场馆、社区调研等场景增强思政课代入感,分享如何通过镜头语言与后期剪辑,将抽象理论转化为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视听作品。  
        分享会上,崔海燕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下一步行动方向。一是要组建师生创作团队,参考专家经验,选拔学生骨干与教师共同策划思政课作品,突出“青年视角+专业指导”特色。二是引入场景化教学,探索校内红色文化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等作为实践教学场景,丰富课堂形式。三是技术赋能教学,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拍摄与剪辑技能,提升作品制作水平,力争在下一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赛事中取得突破。(马克思主义学院  仇甜甜  陈冬颖)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