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您!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主页 > 教学动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创新思政课堂 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4-10 16:47:29 浏览115次

        为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成果融入思政课,2025年4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孵化中心107会议室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乡村振兴专题教学活动,教研室主任李晓晓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崔海燕、习思想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医学院、护理学院学生代表参与。
        专题教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为主线,习思想教研室的教师团队结合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成果,系统阐述了“五大振兴”的科学内涵。教研室主任李晓晓强调:“乡村振兴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千万个乡村的真实蝶变。”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我身边的振兴故事”主题环节,鼓励学生结合家乡实际讲述鲜活案例。会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林笑凡分享了历城区玉河泉村泉水资源撬动乡村旅游的过程,整治环境后该村依托“呼噜泉”等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生态与产业融合;护理专业学生王雨欣展示了章丘三涧溪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员联户制度等从“问题村”到“全国文明村”的蜕变历程;中医学专业学生李宜宣聚焦家乡寿光,分析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如何带动集体增收。通过学生分享,使学生运用课堂理论分析案例——从三涧溪村的“党建网格化”看组织振兴关键作用,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看产业振兴创新路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崔海燕表示:“当学生从‘听众’转变为‘主讲人’,乡村振兴就不再是抽象的政策文本,而是可知可感的家乡巨变。”学院将持续深化课堂革命,让青年学子在讲述中国故事中坚定“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为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代言人”贡献思政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晓童  陈冬颖)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