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4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院教师通过线上平台集体收看了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主讲的《立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
严庆教授从认知多民族国情出发,列举大量现实案例,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引导学员知国情、懂国情、晓政策。他讲到,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助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严庆教授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把握“四对关系”:一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二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同时,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三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是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学习机会,提前通过校园公众号、班级群等多渠道宣传动员,组织院系师生同步收看。近年来,山东协和学院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主题升旗仪式、红色文化讲座、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活动,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此次学习后,学院思政课老师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出民族团结主题微课、民族地区志愿服务等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此次活动既是学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雨婷 李云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