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的质量与水平,助力教师提升专业研究能力,11月24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专家线上指导会,会议邀请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贺敬垒对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数字赋能 课堂联动 多方协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展开专业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崔海燕、项目负责人张伟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参会。
会上,贺敬垒教授以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针对申报书撰写要求以及申报书中呈现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认真解读和指导,并从支撑、创新、成果、实践、方法、推广等六个方面,对教学成果项目的申报程序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阐释,同时结合我校教育特色,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申报建议。随后,贺敬垒教授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答疑。参会老师充分把握本次讲座契机,在交流环节中踊跃提出自己在申报教学成果这一领域中的问题与疑惑。贺敬垒教授对老师们提出的疑问逐一进行了解答。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后将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申报材料,完善教学成果的论证,并对提升申报质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更加坚定的信心。
崔海燕副院长对贺敬垒教授的精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贺教授的指导为我院备战新一轮教学成果奖申报指明了方向,强调项目组成员要提高站位,认真梳理专家的反馈意见,加强成果积累,注重资源整合,协同培育成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持续推进项目的深入研究。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的优化重点,项目组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高质量完成申报工作,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赢。(马克思主义学院 付佳 陈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