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学校举办医学教材建设专题培训会,邀请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赵欣主任作专题培训。学校王桂云教授及医护专业教材编写团队和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学校副校长李风燕主持会议。
李风燕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材作为教育的核心载体,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灵魂、培育新人的重要使命。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需要紧跟新医科教育改革趋势,强化数字赋能、交叉融合,构建具有协和特色的新形态教材。
赵欣作了主题为“浅谈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材建设”的专题培训。她强调,在新医科视角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材需要融入大健康理念,贯穿临床思维培养,实现从“三基同质化”到“前沿拔尖”内容的分层设计;数字化技术要与教材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对比中外教材差异,借鉴国际经验优化本土教材。赵欣还分享了教育部基础医学“101计划”教材编写经验。
王桂云回顾了学校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学校在护理、医学等专业教材编写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新形态教材建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参加培训的老师深刻领会新医科内涵,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对接学生需求,建设交互式、智慧化的新形态教材。
本次培训会为学校教材建设注入了前沿理念与实操路径。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投入教材编写,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教务处 殷秀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