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科研团队

您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团队

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团队举办“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专题报告会

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 2025-03-14 14:04:51 浏览337次

       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升科研团队创新效能,3月13日下午,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特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组长、山东发明协会副会长陈明泉教授作"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专利类型与创新思维"的专题报告。学院科研副院长杨文晓、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团队全体成员参会,报告会由院长杨茹主持。
       作为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学会科技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明泉教授深耕创新教育领域三十余年,曾获第二届“影响济南”科技人物科普贡献奖等殊荣。
       陈教授以“创新思维三角模型”破题,系统阐释了专利的法定属性、技术特征与市场价值三维度。通过天然植物基餐具清洁剂研发、多功能变形课桌椅设计等典型案例,生动解析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申报要点。特别针对高校科研特点,提出“问题导向五步法”:从教学实践痛点中发现创新点,通过技术方案构思形成专利雏形,最终实现成果转化。
       “如何平衡科研创新与教学常规工作?”在互动环节,青年教师抛出疑问。陈教授以“微创新矩阵”理论作答:“可将日常教学改进方案系统化梳理,通过组合创新形成专利集群。”这种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知识产权利器的思路,引发与会教师热烈讨论。团队骨干张教授感慨:“陈教授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教育创新就蕴藏在教学改革的点滴实践中。”
       杨茹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报告是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为团队建设注入新动能。“陈教授构建的创新方法论体系,既具理论前瞻性又有实践操作性,特别是'教育场景专利化'理念,为我院科研转型提供了新范式。”杨如院长强调,团队将建立常态化创新培育机制,力争年内实现教育教学类专利申报新突破。
       据悉,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团队本年度将重点推进“教学创新成果专利转化工程”,建立“发现问题-形成方案-申报专利-推广应用”的全链条培育体系。此次专题培训标志着团队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为培育系列发明专利奠定基础。(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