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的青春
今年春季的阳光似乎特别明媚,我猜,可能是因为我已经身处异地,又或许我现在心情还不错。
从我家到学校的距离,整整跨越两个大省,说远不远,它没有从内蒙古到海南的天涯海角远,说近不近,它又并非在家门口一样近在咫尺。
好在人还是要懂得知足的,高三地狱一般的生活我可没忘,现在想想,那时只有一句话能支撑我尚且残存的意志“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那时期盼着明年,好像明年就是惨痛的终结和希望的开始二者之间分水岭。
盼着明媚的夏日,也盼着午后的和风,一直盼到小伙伴们再也不见,明明该欢欣鼓舞的。可是那个五月,那个伤感的不能自己的人又是谁。
我对自己放假后的计划还是很满意的,我把所有能想到事情的通通列在一张纸上,等我考试结束后一件一件去实施,现在才明白,那个目标只是我枯燥生活的调味品,一旦这样的日子结束,就立刻抛掷脑后。
有时我动不动就头疼,每天是重复不变的日子,刷不完的题海,写不完的笔水。好像我被闷在一个罐头瓶子里,连空气都是灰色的,不过,正是那个时候,我打破了一天读2本长篇小说的记录,从此乐此不疲。那一年成为了我二十年来读课外书的巅峰时刻。
为此,我立志要成为一个小说家,可能是我的想法太简单,担心自己写的不够好,还拉着同桌当我的编辑。
然而,他也是颇不耐烦,拿着笔在我的演草本上勾勾画画,几下子连小说主人公的名字都都改了一遍,还吐槽说,没见过这么土的名字。
我颇为生气,第二天就和他绝交了,我们一整天一句话都没说,第三天我继续厚着脸皮把写好的小说拿给他看……于是,我们又一次绝交了。
时间像奔跑的车轮一样,在流水般的日子里卷起一阵尘土,又在即将到达终点时归于平静,等到即将面临毕业时,我已经攒满了一本小说。然而已经没有机会再拿给他看了,毕业晚会,谢师宴,他都没有来。
那本小说没有写完,其实我还有好多问题想同他探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全家都去了日本。而我呢,当然也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还会经常在微博上关注他发布记录行程的文字。没想到,文风还是我熟悉的感觉。偶尔告诉他我还没放弃文学,依然热爱,他也嘲笑嘲笑我作罢。
大学里,我参加了一切与文学有关的活动,文学社是一定要进的,选修课也不例外,结果,在选修课里就出现许多熟悉的面孔。
我曾立志要当一名小说家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因为我一直在想,到底写一个什么样的标题。或许这是我的借口。我有时间吹口琴,有时间弹吉他,有时间买衣服,有时间看电影,却没有时间完成哪怕一个像样的故事梗概。人啊,真的不能偷懒。
我像许多大学生一样,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但这令我快乐,不是么,所以我愿意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我能想出完整标题的那一天。
——the end 苏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