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
招生就业处 2023-06-02 15:05:14 浏览1529次
物联网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定位
立足济南,根植齐鲁,面向全国,聚焦新工科,瞄准物联网数据获取与感知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系统运维等相关领域,培养具有物联网相关理论、技术和信息素养,具备软硬件系统集成和传感数据智能分析能力,能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部署、运行维护、传感网应用以及智能硬件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的,掌握扎实的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能够在智慧城市领域,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部署、运行维护、传感网应用以及智能硬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及特色
(1)专业优势
2018年成立中兴智慧城市产业学院共建专业之一
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建成省级智能物联网校企合作实验(训)中心
2021年建设省级老年智能康养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2)专业特色
1)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两线三维”协同育人模式
突出学生物联网工程能力和康养应用设计能力培养,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物联网企业技术资源和数据资源,三方联合打造合作共享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实施学生培养。联合构建实践项目,实现物联网技术与行业应用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新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工程能力
学校-企业-学院三方联合,创新了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一二年级主要进行物联网专业技能训练和学科交叉实训,培养物联网工程意识和行业信息素养,掌握物联网技术及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基础应用;三年级利用与企业打造的综合实训项目,培养系统开发应用和数据分析能力;四年级去物联网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岗位创新实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打造新型课堂
引入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动态立体化教学资源,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教学。通过学习通形成“课前线上导学、课中线下面授、课后线上拓展提升”的教学模式,利用开放的在线实验平台实现自助式实验和过程管理,打造师生高效互动和深度学习的新型课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核心课程设置
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企业)、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企业)、物联网识别技术(企业)、传感器微操作系统(企业)、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企业)。
专业建设成果(近三年)
课程与教材建设:建设省级一流课程2门、精品课程6门、校企合作课程6门;出版教材5部。
学生获奖:专业学科竞赛累计获奖56项,其中数学建模省级一等奖9项。
教学成果: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2项。
双创教育: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6项;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国家铜奖1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铜奖7项。
就业方向
本专业属于市场新兴起的急需人才领域,可从事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移动医疗设备、精细农业、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以及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物联网项目的规划、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开发、部署、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
上一篇: 网络工程
下一篇: 电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