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概况与人才培养
2018-06-10 11:53:12 浏览5121次
一、学院概况
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3年,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五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五个专科专业,其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省级特色专业。
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进行专业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建设完善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下设9个专业实验室,其中物联网技术实验室是全省建设最早的物联网专业实验室;智能技术开放实验室配备了人形机器人、动态组装机器人、智能家居实验系统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居领先地位;“网络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我校第二批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在学校重点支持下,学院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内堂,采取了实习与就业同步、顶岗实习等校企“零距离”合作新模式。
2018年4月学校与中兴通讯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智慧城市学院”,该学院主要是双方在原有的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三个专业的基础上共建面向物联网工程的智慧城市。这是我院校企合作新的里程碑。
积极进行课程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2008年至今建设了10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个省级精品课程群(群中包含5门课程);积极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鼓励教师制作微课,多媒体课件,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科建设,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在校期间多次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山东省物联网应用大赛、首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济南市历城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共获国家国家级奖项19项,省级奖项27项,连续参加三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有校级教学名师1名,申报厅局级及以上科研、教研项目40余项,出版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科研成果奖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二、人才培养
(一)培养模式
1、建立“校企联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宣传,吸引相对优秀学生生源。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融入工程认证的理念,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结合IT行业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争取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完善应用型教育体系,加强校企深度融合, 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实现“校企互动、产学共赢”的目标。
相继与10家企业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先后与北京博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山大欧玛软件公司、泰华智慧产业集团、山东普尔奥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知名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能较好的承担学生的实习教学和技术培训。
2、构建“实验—实训—实战”开放型实践教学平台
在原有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基于三个模块、狠抓条件支撑、强化机制保障、提升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训—实战”开放型实践教学平台。
3、“双创”教育
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把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倡导教师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效果。申报并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6项,入驻学校创业孵化中心创业项目10余项。
(1)计算机睿智协会成立计算机维修服务队,走进校园、社区,为学院师生及社会群众义务服务,维修、检修电脑。三年来,服务队开展了多次校园活动,经常走进遥墙镇附近居民小区,受到很好的评价。
(2)学生自主创业,创办“创客空间”,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向全校师生提供技术服务。2016年由5个学生创立“战狼工作室”,主要是多媒体、网页等方面的服务,他们承接济南市一些公司的业务订单,现在工作室的人员扩展到40多人。
(3)建立了专任教师通过在相关企业挂职锻炼、企业顶岗、横向课题开发、国内外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社会服务的制度。
(4)做好贫困认定和资助工作,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山东东方信达奖助学金。
(二)就业情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已经成为生活中一部分,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实施,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力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
学院实行实习就业相结合方针,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毕业时企业将优先录用实习学生到本企业就业。因此,我院毕业生供不应求,2017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9.8%,正式就业率达95%以上。
1、研究生考试: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本科生考研工作,每年为考研学生设置专门考研自习室,大一到大四每年都不定期召开考研讲座,还邀请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营造了良好的考研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专升本考试:根据学生就业需要,我校推出本科(双证书)创新型教育模式。本、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自主选修一个在校生实践课程改革试点本科专业进行再教育深造。学生通过该学历教育模式的考试,取得本科学历证书,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论文答辩即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我院开设的各专业专科生都是全日制专科,应届优秀的毕业生均可参加普通统招专升本考试,近几年,我院学生参加山东省专升本考试的学生逐年增多,主要考入山东财经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
上一篇: 经济管理学院概况与人才培养
下一篇: 建筑工程学院概况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