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山东协和学院关工委召开专题会议,集体学习《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研究落实意见。学校关工委委员、各分委主任、副主任参加学习,学校关工委主任孙一军主持学习。
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通知》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2021]34号文件、山东省关工委[2021]5号文件的具体步骤,充分反映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全省教育系统关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对推动新时代全省教育系统关爱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知》站在时代发展全局的高度谋篇布局,立足全省教育系统关爱工作实际科学筹划,定位准确、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依据和遵循。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关爱工作者,要认清肩上的责任,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要求,以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的时代答卷。
通过学习,与会人员倍受鼓舞,收获很大。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关爱工作的信心。感到关爱工作有习近平关爱工作重要指示导航,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国家、部、省、厅擘画的工作蓝图,有上级关工委的正确领导,有学校董事会、党委的强力支持,有自身多年的工作基础,有一支乐奉献、有能力、能战斗的坚强关爱队伍,开展关爱工作的条件非常成熟,建功立业,正当其时。二是进一步理清了关爱工作的思路。归纳起来,就是“1335”的工作脉络。即:围绕一项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这是关爱工作的魂和纲,纲举才能目张。打造三项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工程、“五老”关心下一代工程、爱在协和工程,这是帮助师生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战略工程、希望工程,要精心构建。面向三个战场:巩固学校战场、拓展社区战场、挺进家庭战场,在广阔天地大展身手,共建共育。搞好五项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阵地建设、品牌建设,这是关爱工作的基础建设。具体展开是: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机制强规范,抓品牌树形象,抓典型促全盘,抓服务促发展。“五建六抓”涵盖了开展关爱工作的基本路径和手段,掌握了它就赢得了主动权,事半功倍。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关爱工作的重心。把“跟党走”作为关爱工作的立足点,摆在首位;把基层作为关爱工作的落脚点,夯实打牢;把师生作为关爱工作的着力点,凝心聚力;把激发动力、提高能力作为关爱工作的切入点,愿干会干;把创新作为关爱工作的增长点,与时俱进;把成效作为关爱工作的出发点,真抓实干。
大家在学习理解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具体措施。近期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红色基因教育抓活动,把红色寻访成果用起来,让微信公众号活起来,把红色故事讲起来,把“两地书”关爱情抓起来。二是“双牵双育”抓突破,在关爱驻地孤儿、困难儿童上求突破,在兴办乡村课堂上求突破,在产业助农上求突破。三是“五老”队伍抓规范,落实“三定”,定制度、定活动、定人员。四是自身建设抓提升,抓好班级关爱工作员培训,抓好关爱小分队活动开展,抓好关爱典型的培养和宣传。五是年前年后送温暖,给学生送温暖,特别是特困生;给驻地送温暖,重点是“五老”人员、英模人物;给家长送温暖,互通共育;给校内外困难群众送温暖,培养师生关爱意识。(党委办公室 滕伟军 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