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0日开始,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部署,我校线上教学如期进行。四周以来,学校运筹帷幄、组织有序,教师精心准备、认真授课,学生精神饱满、参与积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确保线上教学平稳运行。
一、积极行动,组织保障切实有力
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落实省教育厅工作安排,迅速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范素华和校长周传安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学工作组、学生工作组等五个专项工作组。1月29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2月2日,学校印发了《山东协和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对疫情防控工作做了详细部署。2月17日,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要求教学工作组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各种资源,确保线上教学平稳开展;要求学生工作组做好学生防疫教育和心理疏导,关心学生在家学习情况。
教学工作组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教学工作组组长、副校长孔令桂带领下迅速开展工作。1月29日,教务处下发《山东协和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教学工作预案》,2月8日,又在工作预案的基础上出台《山东协和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教学组织实施方案》,对延期开学期间的教学安排进行了具体部署,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一系列重要举措的出台和实施,拉开了学校线上教学有序准备和运行的序幕。
二、协调联动,准备工作扎实有效
为把疫情对教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证教学计划正常执行,学校要求防疫和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教学工作组有序推进线上教学准备工作。
1月29日,教务处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院部调整教学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全力准备线上教学。教务处安排专人负责线上教学培训,联系了超星、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对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进行了技术培训和指导。学校从各种渠道获取培训资源,针对混合式教学设计、直播授课、资源发布、师生互动、辅导答疑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帮助老师尽快掌握和适应线上教学新模式。
各院部积极行动起来,制定了疫情期间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规划的进行线上教学准备工作。广大教师提前结束假期,自觉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各种教学平台的使用学习、备课建课和资源建设。由于上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依托各种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对教学平台使用和教学资源建设并不陌生,线上教学准备工作变得顺利有序。
学生工作部召开专门会议,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组组长、副校长胡恒基要求全体辅导员要全面配合线上教学,重点做好学生考勤和学习效果跟踪管理,教育学生安心在家学习,做到个人防护、健康生活与线上学习同步进行。
2月9日,教学工作组召开视频会议,为线上教学做最后的协调部署。教务处、各院部汇报了线上教学准备情况,教学工作组组长、副校长孔令桂再次强调要精心设计、创新模式、注重细节、加强服务,用好教学平台,建好线上资源,讲好线上课堂,服务好每一位师生,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通过超前谋划,上下齐动,部门联动,为线上教学顺畅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师生互动,线上教学开展顺利
2月10日,是学校原定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经过前期全校上下精心、充分的准备,开学当天线上教学正式启动,我校也成为全省开学最早、启动线上教学最早的高校之一。老师们通过超星、智慧树、雨课堂等多种教学平台开始了空中课堂,当起了“网红主播”。平台卡顿早有预案,师生随即调整为腾讯会议、QQ直播、钉钉等多种方式进行交叉互补。老师们灵活选用录播授课、直播授课、研讨授课等方式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
各院部线上教学组织有序,各显特色。基础部(思政部)将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引入思政课教学,融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于一体;医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将防疫知识贯穿教学过程中;护理学院将课程思维导图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讨、自主学习;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主动求变,开创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新模式;计算机学院依托强大的技术力量,采取多样化授课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工学院采用教师、助教、辅导员督学等方式,确保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商学院开展线上教学示范课活动,其他教师既是线上观摩的老师,也是线上学习的“学生”,角色交叉互换,更能理解和把握线上教学的尺度。
15000余名同学参加了在线学习,“宅家”学习成了学子们现阶段的“新常态”。同学们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普遍接受,能够按照老师的设计和安排进行学习,课前自学、直播互动、线上讨论、课后作业,各种形式的学习把时间填的满满当当。疫情延缓了同学们返校学习的行程,但没有阻碍学子们“宅家”学习的热情!
线上教学四周来,学校累计开课10859门次,建设资源15万余条,到课学生57万余人次,学生到课率98.72%,线上教学取得预期效果。
四、持续推动,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为加强线上教学管理,学校实施“三下沉三混合”管理模式——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人员下沉到院部、院部领导和教学秘书下沉到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下沉到班级,分别参加各自的线上活动;辅导员、学业导师、授课教师混合对学生进行辅导、指导、教导,直接进入学生授课班级。层层递进的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规定的每周三下午的集体教研活动成为老师们交流线上教学经验、分析成败得失的舞台。稍有不同的是,教研活动由线下改在了线上。各院部精心组织,在各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教师围绕上好线上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线各抒己见,互通有无,积极研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情非得已,却也深深刺激到了老师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老师们纷纷表示,一定会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革命”进行到底。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成为老师们继续做好线上教学的加油站。
为了掌握线上教学情况,教务处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发起了两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大教师都对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已无障碍,逐渐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广大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焦虑和不安,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氛围逐渐形成。
2月24日,学校组织召开线上教学经验交流会,14位线上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平台应用、课堂气氛营造等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她们各具特色的做法、体会,为全校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借鉴范式。教务处将各院部、教研室、教师的典型做法分期编入教学工作简报,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
教务处根据前期线上教学情况,结合师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各课程平台沟通,做好技术培训服务、疑难解答服务、课程资源服务;教学管理的重心向线上课堂规范化转移,推动线上教学由平稳运行到提质重效的转化,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线上教学井然有序,教师倾情投入,学生积极参与,质量稳步提升。
五、顺势而动,谋划未来教学改革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计划的教学安排,被迫实施这种大规模线上教学是还是给学校、老师、学生提出了巨大挑战,但这也倒逼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倒逼教师快速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革命,倒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一场学习革命提前到来。
其实早在2019年,学校已经就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校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项行动计划,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首批立项11个校级一流专业和60门校级一流课程,同时立项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主题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0项。这些建设项目参与教师600余人次,覆盖了全校大多数教师。在老师们的努力下,这些项目建设也硕果累累,1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被列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其中1门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老师们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鉴于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学校于2019年下半年全面推行翻转课堂,实施“课堂教学革命”。也正是去年打下的坚实基础,老师们才能快速适应当前线上教学的新形势,确保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无论是去年的翻转课堂,还是现在的线上教学,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总结,进而谋划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学校将研究规划后期线下与前期线上教学有效衔接,切实将被动的大规模线上教学转化为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新机遇和课堂教学革命的新起点。未来学校将整合网络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继续大力推行翻转课堂,将课堂教学革命进行到底。同时通过改革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个学期,注定与众不同。师与生之间,空间距离远了,心理距离却并未远离;教与学之间,方式方法变了,传授知识与求知若渴的心情却并未改变。我们期待阴霾散去、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梦想重聚协和校园。(撰稿: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