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基本建设 |
当前位置:主页 > 规章制度 > 教学基本建设 |
|
山东协和学院“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认定管理办法 | 教务处 2025-03-19 15:02:02 浏览264次 | “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以下简称“两库”)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为落实产教融合,丰富和共享应用型教学资源,推动将行业企业优质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支撑建设,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强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认证标准的融合贯通,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和认定一批贴近新兴产业、契合行业标准、突破专业边界的行业企业课程和真实项目案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认定范围
学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并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
三、认定要求
(一)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
“行业企业课程”指具有校企合作基础的课程,包括且不限于“课程合作讲授、师资队伍共建、课程资料合编、课程内容共同设计、教学资源共建”等内容。
认定的“行业企业课程”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编写教材、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践)教学大纲或参与编制指导书、教案讲义、习题汇编、教学案例等教学文件。
2.由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管理人员主讲授课,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或由校企双方教师、工程师协同授课、协同指导实践教学。
3.其他由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的课程。
(二)真实项目案例库
“真实项目案例”指来源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借鉴价值、与专业课程中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具有高度关联性的真实项目、任务或案例。
认定的“真实项目案例”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契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行业企业及职业岗位的真实项目或任务。
2.与行业企业相关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先进性的生产项目、工程项目、研发项目、业务过程、工作经历、操作流程、制作工艺、创意方案、策划文案、公共事件等真实的经典案例。
3.其他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行业企业真实案例。
(三)产业学院建设专业的核心课程、各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等各类课程优先推荐。
四、认定程序
1.学校按照建设规划,安排布置“两库”认定工作,公布年度建设计划。
2.各二级学院按照教务处通知要求组织“两库”征集、遴选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经所在二级学院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评审后报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对推荐的“两库”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认定“两库”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
五、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两库”专项建设经费。按照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资金主要用于研讨交流、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案例收集、资源建设、相关软件购置、宣传推广等方面。
六、结果使用
(一)“两库”建设纳入教师聘期工作任务考核。
(二)认定的行业企业课程和真实项目案例,在申报省级相关项目遴选中予以优先考虑。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建设责任
二级学院是“两库”的建设主体,相关负责人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明确工作任务,对“两库”资源做好质量把控。
课程负责人是“两库”建设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两库”的建设与应用。课程团队教师应积极配合课程负责人落实课程建设任务,与对应行业企业保持良好沟通,吸收行业企业人员的优秀经验及意见建议;有条件的还应参与行业企业的具体实践,积累和整理不涉及商业机密的行业企业优质案例资源,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做好课程的建设。
(二)实施动态管理
学校对“两库”实际应用和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立项后的“两库”在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平台展示和共享,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课程资源库和案例库,以提供更富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两库”建设项目,予以撤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