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于开展山东协和学院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 教务处 2025-04-15 16:08:40 浏览179次 | 为深入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落实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鲁教高字〔2025〕1号)通知精神,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未来学习方式,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数量
本年度计划立项校级智慧课程10门左右,择优推荐参评省级智慧课程。
二、申报限额
本次申报各二级学院(部)限申报3门,学校根据限额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
三、申报条件
(一)课程要求
申报课程为纳入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本科课程,申报前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已具备以下建设基础:
1.教学理念。课程建设体现“学生中心”与“成果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紧密围绕学生实际需求展开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目标高度契合;明确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达成预期学习成效。
2.教学资源。课程应已建设一定数量的教学视频、课件和习题、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文献资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3.教学工具。课程应已初步构建知识图谱,展示了主要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入AI助教、智能学伴等工具,实时分析学生薄弱点,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拟人化交互设计,有效提升学习专注度与参与感;突破时空限制,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答疑服务,全面升级教学场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
4.学情洞察。利用AI学情分析,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轨迹及学习成效表现进行动态追踪与深度解析,实时生成可视化学情数据报告,为教师提供精准的学情诊断反馈,辅助教师快速定位学生知识薄弱点、优化课程设计路径、动态调整教学干预策略,实现教学过程的智慧化调控与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
5.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同等条件下,已立项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优先立项建设。
(二)团队成员
1.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专职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原则上,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门课程负责人。
2.课程负责人和团队主讲成员应承担申报课程的主讲教学工作不少于两个教学周期。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团队成员能长期系统后台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团队成员参与的项目不得超过2项。
3.近两年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无教学事故和师德师风问题。
(三)政治审核
课程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
(四)知识产权
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利益。
四、申报流程
各二级学院(部)应做好智慧课程的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资源建设及应用。二级学院(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5月20日前,以院(部)为单位将以下材料报送指定邮箱:
1.《山东协和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电子版
2.申报书佐证材料(电子版,课程教学大纲必须提供)
3.《山东协和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签字盖章PDF版
联系人:乔欣,邮箱:706603846@qq.com。
附件:
1.山东协和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
2.山东协和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汇总表
山东协和学院教务处
2025年4月15日
附件1:附件1 山东协和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docx 附件2:附件2 山东协和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汇总表.xlsx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