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教学科
教务科
考务科
实践教学科
学籍科
学位办
规章制度
教学基本建设
教学运行管理
学籍考绩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
政策法规
教学运行
教学校历
选课管理
教学检查
评学评教
教学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奖
人才培养方案
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毕业设计(论文)
实习教学
学籍考绩管理
学籍注册
学籍异动
学籍通知通告
学位管理
考试管理
下载专区
新闻公告
教务公告
教学快讯
高教动态
上级文件
高教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公告
> 高教动态
转摘:生态学视野下的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教务处 2014-03-19 14:06:39 浏览6158次
大学教师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从现实层面看,影响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多元环境体系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师发展中的生态平衡失调,会引起教师发展的生态危机。
一、当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
1.人才引进方面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规划的前瞻性和互利性不强、现有内部环境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资金投入不足。
2.人才培养方面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现有人才成长和培养机制不完善、学术生态环境失衡和物质生态环境失衡。如,人才培训培养比较重视学历培训和访问学者,忽视教师的教学能力、服务地方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3.人才使用方面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和教师心理环境失衡。如,地方高校激励机制不完善,竞聘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聘任考核机制不完善、评价制度过分统一;教师管理制度过分刚性化,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严重缺乏;大学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偏重的现象。
二、构建生态良好的高校师资队伍的策略
1.人才引进方面:树立“人才强校”的核心战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加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来说,为了确保“人才强校”落到实处,实现既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不仅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同时应努力改善教师的办公、实验室和居住条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坚持“以教师为本”,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素质提高和人格完善为目标,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生态条件。
2.人才培养方面: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大力推进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教学科研团队培育,关注学术生态建设;分层次、分步骤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3.人才使用方面:健全各类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考核与管理;完善职称评审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用人力资源管理改造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作者:林爱菊)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