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工动态 部门设置 思德教育 学生服务 国防教育 服务指南
 
思德教育  
教育管理
理论学习
辅导员园地
榜样星光
 
 
 
 
榜样星光 主页 > 思德教育 > 榜样星光
榜样星光 | 走进国奖,与榜样对话—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郑淇匀
学生工作部 2025-03-11 10:44:47 浏览388次

       郑淇匀,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普通本科)2021级学生。担任班级宣传委员。综合成绩位于同年级同专业前10%,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获2022年度山东省“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在科研领域,累计获得5项国家级奖项和20余项省级奖项,并参与一项实验室开放项目。她关心社会,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一、笃学不倦,学以致用
       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郑淇匀就深刻意识到学生的首要任务是求知探索。大一学年,荣获省政府奖学金,这是对她勤奋努力的认可,也成为她继续前进的动力。大二、大三时,她更加刻苦努力,多门课程取得95分以上的高分,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凭借优异的表现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她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在学校举办的第四届“康复治疗实践技能大赛”中,她被评为优秀标准病人扮演者,展现了她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沟通能力。寒暑假期间,她前往浙江省邵逸夫医院江山分院康复科进行见习,将病房当作课堂,将患者视为教材,每一次操作和每一次交流都成为她对康复治疗理念的深度实践。在见习过程中,她不仅验证书本知识的实际应用,还发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差异。这些发现促使她不断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二、虚怀若谷,躬行实践
       她秉持谦逊的态度,遵循严谨的行为准则,在学习与工作之路上稳步迈进。身为班级宣传委员,她精心策划,踊跃动员班级同学参与各类竞赛,既充实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又唤起大家的团队协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在她的组织和引领下,荣获校级优秀班集体这一荣誉,而这份荣誉无疑是对她默默奉献和智慧引导的最佳回报。在校期间,她还担任医学院大赛事务部组织处处长这一重要职务。她积极参与每一场比赛和活动的筹备及执行工作。她与事务部的同学们齐心协力,成功组织第九届“互联网 +”大赛启动仪式、第九届“互联网 +”大赛院赛、康复实训考试、影像实训考试等多达40场的赛事与活动。这些经历不但磨炼了她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她的领导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勇立潮头,誉满征途
       在竞赛的道路上,郑淇匀从未停歇。她在多项重要赛事中屡获佳绩,展现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连续参加两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得省级金奖4项、银奖4项、铜奖3项;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国家级三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预防医学赛道)国家级三等奖;第九届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第八届“创客中国”大数据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客组一等奖;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专项)创新组优秀奖;第十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文硕杯”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医养健康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3项。在《科技新时代》以第三作者身份发表《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肿瘤病灶重建方法》论文一篇;受理《一种用于光敏剂纳米粒子制备技术》等专利3项。获2022年第二届“应急科普华夏行”大学生公共卫生专题竞赛一等奖。
       四、知行合一,温暖社会
       除了在学业和竞赛中的卓越表现,郑淇匀在社会实践方面也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她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用实际行动践行“学以致用,回馈社会”的理念。在家乡举办的“环保毅行”活动中,郑淇匀以身作则,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45小时,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社区的清洁与环境的改善,赢得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她深知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能汇聚成强大的洪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她在求知、奉献、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国家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秉持着自己的优秀品质,创造出更加耀眼的成绩,书写更为绚丽的篇章。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郭店校区)邮编:250109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临港街道温泉路5688号(遥墙校区)邮编:250107
版权所有©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1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