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珂欣,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普通本科)2022级学生。担任山东协和学院学生工作部新媒体中心主席,学生工作部学生助理职务。学习成绩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5%,综合测评成绩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2%。韩珂欣同学荣获2023年度优秀学生、2023年度优秀学生干部、2023年度优秀编辑、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级金奖3项,银奖1项。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1项,2023年山东协和学院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校级一等奖1项,累计获得校级奖项23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70余小时。
一、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选择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她以学业为根本,努力学好每一门课,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兴趣留下的不仅仅是热情,更是沉下心后的筑基。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在学习专业课程时些许碰壁,她迷茫、 困惑,但从不言弃。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积极与老师沟通,她于细微处一步步夯实基础。最终,深扎的根与破土的叶得以贯通,专业知识的横切面得以拓展。努力的意义绝不停留于过去。大一学年成绩位于同年级同专业前1%,大二学年位于同年级同专业前5%,综合测评成绩均位列同年级同专业前2%。
二、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她积极参加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竞赛累计获得校级校级证书23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更是利用第三学期的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在求知与探索间,韩珂欣逐步培养起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创项目的契机来自于英语课上老师的介绍,课余生活外兴趣的发散,课内生活中扎实的基础,都为她的实践打好了基础。在深入学习接触的过程中,她的性格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阳光下的蒲公英从此成为了大学生活的底色。乐观,是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大一、大二的忙碌与困惑、竞赛实践中的曲折以及小组合作的停滞都是她曾经遇到的困难。在她看来,竞赛的魅力在于不断学习新的前沿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这些想法中不乏被否定、放弃,但依然有存在的意义。在大二下学期,她和小组成员共同准备创新创业大赛。然而,起初付出并不立竿见影,但失败后,她仍怀着乐观心态,改进想法,找寻新的切入点。功不唐捐,小组最终获得了“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级金奖的佳绩。清风徐来,蒲公英的种子肆意飞舞于远方,远方是坚持,也是意义,更是那份不背离自我的初心。
三、滚烫青春 肆意绽放
在协和校园里,她以多重身份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作为山东协和学院学生工作部新媒体中心的主席,运营“山东协和学院学生工作部”官方媒体号,积极弘扬正能量,累计编辑推送了406篇公众号推文,其中81篇浏览量破千。同时担任学生工作部的学生助理,参与6项大型会议的学生助理工作和12次校级活动的志愿服务,组织策划4次校园文化活动。这些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奉献与服务的真谛,也教会了她如何以一腔热血回报母校。尽自己所能,服务学校,服务师生。
四、不啻微茫 造炬成阳
每个人终会发光,她认为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注重学习,还要积极投身社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因此,她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加入当地医院志愿者协会,深入群众生活,积累专业经验,累计志愿20余天。通过这些志愿活动让她深知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于高山之上,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便觉长风浩荡。等一场风起,微风会把种子带到我们难以抵达的远山扎根生长!
|